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克哷

克哷

读音:Kèliè
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源出元时克烈部(23),世居尼雅满(23,63,180,260)。


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俱收载。元代,为蒙古族姓氏。本部落名,以部为氏。《元史·列传》绰尔齐都尔斡,克哷氏。至清,或融为满族,世居尼雅满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Jié【源】 ①姜姓之后有节氏,炎帝居生节茎,节姓宜出于此(17,60,62)。节茎,地名,在今陕西省境。②《周礼》有掌节之官,地官之属,子孙以官为氏(6,7,9,12,17)。或符节令之后,以

  • 黃神

    读音:Huángshén【源】 古氏(15,63)。黄神氏,或曰黄��,��神次子,号曰黄神(8)。

  • 納囊

    读音:Nà’náng历史上藏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或以(氏)族为姓。时有赞普之妃,在其名字之前,“习惯加上姓氏,如纳康妃喜登”,喜登为名,“纳康”为氏族名,亦即姓氏,一作“纳南”。见《中国人的

  • 读音:yè以邑为氏。(见《风俗通》)

  • 則毅拉卜

    读音:Zéyìlāpǔ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阿杜尔仆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tán【源】 ①周灭商后,苏忿生与檀伯达封于河内(故治在今河南沁阳),见《左传》。檀姓始此(60,62)。②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大夫食采于瑕丘檀城(故城在今山东兖州北之檀乡),后因氏(11,12,

  • 读音:Xié【音】 又音夹(Jiā)(17)。【源】 ①小邾子之后有挟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曹挟之后,以名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其

  • 读音:huán微子后,宋乐大心采桐门,为还氏。(见《路史》)

  • 读音:Lú【源】 鑪本作鑢,见《释文》(11,60)。春秋时楚国有此姓,见《姓氏急就篇》(11,17,21)。【布】 湖北武汉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鑪金,春秋时楚大夫,见《左传》(1

  • 读音:Gè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,15,21,60)。【望】 代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,其注云: “音 ‘各’。”未详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