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Biétiéqǐ’nǎimǎn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人姓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布德吉鼐满岱〕(24)。《辽金元姓谱》有〔列帖乞乃蛮歹〕氏(33),疑即别帖乞乃蛮氏。
读音:sì郑公子騑,字子驷,其孙乞,以王父字为氏。(见《世本》)▲<春秋郑>驷偃,大夫。<汉>驷钧,齐王襄舅。
读音:Què【源】见《姓觿》(17)。【望】下邳(17,418)。【布】浙江诸暨有此姓(368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福建之上杭、广东之高要等地有分布。此姓系上杭、高要等地公安局提供。《姓氏词典
读音:Liú/Liou,Lyou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山东沂水有此姓(332)。
读音:Fú伏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祖辈名号为姓氏,源于风姓,伏羲后裔。伏羲氏苗裔,有用“伏”作为自己姓氏者,遂成伏姓。二是改姓。北魏俟伏斤氏改为伏氏。伏姓春秋战国时主要分布于山东章
读音:yīn【源】 ①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当系古太史掌五音者之后(60,62)。 ②韩不信,字伯音,或其子孙以其字为氏(60,62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浙江余姚(389)、江西宁
读音:Biàn现行极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灵石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。“苄”乃现代有机化学名,不知因何以为姓。
读音:jié【源】 ①系自曹姓。春秋时邾公子捷菑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12,60)。②鲜卑族姓,见《通鉴》(242)。【望】 泰山(17,418)。【变】 亦作〔掶〕(9,63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
读音:Yīsì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唐书》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伊嗣侯。”未道其详。
读音:Xīlè【综】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布喀之妻为西勒氏(260)。又,清正白旗满洲护军雅保之妻为希勒氏(260),〔希勒〕似即西勒之异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