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Mùwèntǎ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木温塔歹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穆尔温塔岱〕(24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戴;
读音:lǚ guǎn【综】 汉时山东巨鹿都尉吕管次祖,中山人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(6,12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姓氏英贤传》云: “汉钜鹿都尉吕管·次祖,中
读音:Chìmé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。或居于勅门者,因以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刺门(60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据 《姓苑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以居住地为姓氏。”或作“敕门”,详见该条。
读音:fù fǔ【源】 ①炎帝之裔封巨之后有富父氏,见《姓源》(12,17,60)。②春秋时鲁大夫富父终甥之后(6,7,21)。【变】 后改为富氏(6,60,91)。【人】 富父槐,春秋时鲁大夫(6,
读音:Nán gōng南宫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周文王“八士”之一有南宫括,其后以南宫为姓。二是春秋时,鲁国大夫孟僖子的儿子仲孙闵,居住在南宫,他的后代遂以居住地地名命姓。三是春秋时鲁国有个
读音:Kùruògān【综】 代北姓。北魏时改库若干氏为干氏(12,15,27,44,60)。即纥干氏(70)。而作〔库若千〕(27)、〔库若于〕(63),均误。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
读音:Yānzhī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焉支,即燕支,今已通作胭脂,为染红之草名。又,焉支为山名,在今甘肃山丹东南。匈奴歌曰,失我焉支山,使我妇女无颜色。故山名与胭脂草有关,见《辞
读音:jiě【音】 亦音解(Jiě)(91)。【源】 汉时西羌有姐姓,当系彡姐氏之后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姊(91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台湾高雄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
读音:Péng蓬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周天子封支子于蓬州(约今四川蓬安一带),后人遂以国为氏。二是春秋时晋有蓬球,生于长满蓬草的丛林地带,故指草为氏,称蓬姓。蓬姓历史人物有蓬萌,后汉时北海人
读音:Kào【综】 源出不详,汉、回等民族均有此姓。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宁夏同心,青海循化(62)等地均有此姓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