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Xièdǔ【源】 春秋时郑有洩堵氏,洩堵俞弥是也,见清俞正燮《癸己存稿》(63)。
读音:Jùqiū《姓氏词典》收载,其据《元和姓纂》注云:“以采邑为姓氏。春秋时莒大夫采邑。因氏。”
读音:chén【源】 䣅为古国名,宛丘(故城在今河南淮阳)西南有䣅亭,当以地为氏,见《玉篇》(17,60)。亦见《直音》(15,21)。【望】 代郡(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
读音:juàn【音】 卷氏有Juàn、Quán二音,且源出不同,宜分两姓。参见卷(Quán)姓。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卫公族中有卷氏,见《潜夫论》(60,62)。 ②本圈氏,因避仇去□为卷氏,见《
读音:Ōuyáng【源】 ①系自姒姓。夏王少康庶子封于会稽,至越王无疆灭于楚,更封无疆之子蹄于乌程欧馀山之阳,为欧阳亭侯,遂以为氏(6,7,9,12,15)。②清时贵州黎平府,新化长官司为欧
读音:Dié【综】 蹀错,春秋时卫臣(15,21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万姓统谱》云:“蹀错,卫臣。”卫,周代诸侯国,姬姓。文王子康叔之封国。
读音:jí mù【源】 系自子姓,周时宋微子(商纣王之兄)之后有及木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微子后有及木氏。” 则此当系出子
读音:bǐng【源】 ①相传古帝神农之臣有丙封(一作屏封),为丙姓之始(60)。 ②炎帝之裔封于丙(故城在今山东泰山附近黄县东),后为宋邑,其后以邑为氏,见《姓源》(17,62)。 ③春秋时齐大夫丙(
读音:Húhū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呼尔哈乌拉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一作〔瑚琥〕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呼尔哈、乌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Jià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。河北乐亭(374)、山东新泰(359)、安徽淮南(362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陕西之韩城,河南之中牟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