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勿嘀
【源】 唐时回纥九姓,其第五姓为阿勿嘀氏(17,60,62)。
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《唐书》 回纥九姓,五曰阿勿嘀。”
【源】 唐时回纥九姓,其第五姓为阿勿嘀氏(17,60,62)。
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《唐书》 回纥九姓,五曰阿勿嘀。”
读音:Xiè/Shieh,Sye【综】孔庙碑有薤章,见《渔洋说部精华》(63)。
读音:dà luò jì【综】 北魏孝文帝改南方大洛稽氏为稽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6,12,17,27,44)。姚薇元考证:大利稽、〔大俗稽〕、〔大落稽〕均为大洛稽之异译。汉隶书“伏”作“4
读音:Wúyì【源】 ①舜后有无弋氏(8,60,62)。 ②战国秦厉共公时西羌人姓(6,17)。【人】 无弋爰剑,秦厉共公时人,为秦所拘执,以为奴隶,陇西人(6,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
读音:Mǐlāsī【综】 清正蓝旗蒙古护军锡拉之妻为米拉思氏(260)。
读音:fù yú傅说既为相,有留居傅岩者,因谓之傅余氏。(见《英贤传》)
读音:A-zhǐ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拉马家支(375)。
读音:Zōngróng【综】 《庄子》中有宗荣子(62)。或系虚构之人物,实无此姓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亦载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Hóngji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乌喇、长白山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洪氏(180)。【人】 清镶黄旗满洲弓匠留住之妻为洪佳氏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
读音:Xiān yú鲜于姓的成因比较复杂。相传商纣的叔父箕子在商灭后在辽东建立朝鲜国,他的子孙中又有人被封在于地,子孙因合鲜于为姓。朝鲜族中有鲜于姓。鲜于姓望族居渔阳郡(今北京附近)。鲜于姓历
读音:gǔ lǐ吴景,本姓古里氏,以女真诸姓,今各就其近似者易从中国姓,故古里氏例称吴。(见《古里名字序》)历史上女真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刘静修《古里名字序》云: “吴景,本姓古里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