颛孙
读音:Zhuān sūn
颛孙姓源自祖名。春秋时,陈国公族之后公子颛孙在晋国为官,子孙遂以祖名为姓。
颛孙姓早期主要在河南中东部活动。
颛孙姓历史人物有颛孙师,春秋末陈国人,为孔子弟子,好学深思,喜欢与孔子讨论问题,思想比较激进。提出“士见危致命,见得思义”的伦理观点,他这一派后成为“八儒”之一。
颛孙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四十六位。
陈公子颛孙仕鲁,子孙氏焉。(见《风俗通》)
颛孙姓源自祖名。春秋时,陈国公族之后公子颛孙在晋国为官,子孙遂以祖名为姓。
颛孙姓早期主要在河南中东部活动。
颛孙姓历史人物有颛孙师,春秋末陈国人,为孔子弟子,好学深思,喜欢与孔子讨论问题,思想比较激进。提出“士见危致命,见得思义”的伦理观点,他这一派后成为“八儒”之一。
颛孙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四百四十六位。
陈公子颛孙仕鲁,子孙氏焉。(见《风俗通》)
读音:Tóngbái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。其据 《北京市革命烈士英名录》 云: “今北京市大兴县有此姓。”
读音:Hélǔ【源】 金时人姓(60,62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金代女真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zǐ jì【源】 ①系自姓,春秋时楚公族有子季氏,见《世本》(4,6,7,12,60)。一说,楚公子卫,字子季,因氏(17)。②春秋时卫国之后有子季氏(60,62
读音:Lé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浙江余姚有此姓(389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浙江之嵊县、余姚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嵊县等地公安局提供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谱》 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Yóugé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宁古塔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清镶白旗满洲护军麒麟太之妻为尤格氏(260),〔尤格〕似即猷格之异译。【人】清镶蓝旗蒙古领催舒保之妻为猷格氏(26
读音:Léngbùěrqín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索伦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Jiǎn' gān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xiè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21,60,62)。燮父之后有燮氏(60,62)。【布】 北京、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燮元图,宋时湘潭人,咸平进士,三台御史(21,60)。现行较罕见姓
读音:Mòsǎng【源】 藏族姓(249)
读音:Hóngjí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叶赫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亦作〔洪吉理〕(260)。②清镶黄旗蒙古八品官常寿之妻为洪吉礼氏,镶黄旗满洲领催那伦柱之妻为洪吉里氏(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