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ào

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齐太公之后有公子骆,子孙以名为氏(6,7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郑大夫王孙骆之后(17,62)。③《史记》:恶来革(或即恶来,商纣王之谀臣飞廉之子)之玄孙曰大骆,子孙以名为氏(60)。④越王勾践之裔,闽越王无诸、越东海王摇,姓驺,驺一作骆(26)。或称夏禹裔孙少康之后有骆氏(17)。⑤北魏时改代北三字姓他骆拔氏(或作佗骆拔、他骆伏、地骆拔等)为骆氏(17)。⑥金时女真人姓散答氏、独鼎氏,汉姓均为骆(71)。⑦清满洲八旗萨克达氏后改为骆氏(180)。今满族姓(344)。⑧唐时吐谷浑人有骆氏。后唐振武节度使骆嗣恩,吐谷浑人(242)。⑨唐时镇国军节度使骆元光,其先安息人,骆奉先养以为子,故姓骆氏,见《通鉴》(242)。⑩布依(133)、土家(387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【望】内黄(17,60,418),会稽、河南(21)。【布】分布很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1%。尤以贵州、广东、北京等省市多此姓,3省市骆姓约占全国汉族骆姓人口60%。【人】骆甲,汉高祖时校尉(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天津、河北之香河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“”姓或音luò。音lào者,北方方音所致,当与luò同姓,或为其分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Xióng熊姓的来源有三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芈姓。鬻熊为周文王之师,曾孙熊绎被封于楚,其后人遂以祖父字为姓氏。二是以祖辈名号为姓氏,为黄帝有熊氏之后。三是由他族改姓而来。熊

  • 读音:Yá【音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(362)、山西绛县(324)、山东沂水(332)、新泰(359)、台湾苗栗(64,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湖北之老河口,河北之黄骅

  • 夫蒙

    读音:fū měng【源】 羌姓(60,70)。不蒙氏之异译(70)。【变】 后改为马氏、蒙氏(78),或改为凭氏(12)。【望】 西平(17,418),西羌,见《姓氏急就篇》(17)。【布】 唐时同

  • 读音:Xīng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太平图话姓氏综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 (按: 㽮, 即 “星”, 疑为星姓之分族。)

  • 宜克勒

    读音:Yíkèlè清代满族姓。乃满族之黑斤人,为依兰“三姓”之一。《中文大字典》、《姓氏词典》均予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鹽見

    读音:Yánjiàn【源】 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
  • 左师

    读音:zuǒ shī周左师触詟之后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平公三年,楚共王拔宋之彭城,以封宋左师鱼石。(见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)

  • 读音:Sǔ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上海、湖北武汉(91)、四川巫溪(323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,湖北之武汉市、武昌县,山西之阳泉、临汾、运城等地均有分布。《

  • 读音:Chán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音‘谗’。《路史》: ‘宋微子后。’ 按: 《左传》 ‘宋皇瑗之子麋夺其兄酁般田以与田芮’,酁般名般,食邑於酁,是以地为氏。”般乃宋

  • 同古

    读音:Tónggǔ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查《姓氏考略》未见“同古”条,姑存疑以待考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