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诗词古文>贾充生平

贾充生平介绍

贾充(217年—282年),字公闾,平阳襄陵(今山西襄汾东北)人,三国曹魏末期至西晋初期重臣,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。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。
贾充曾参与镇压淮南二叛和弑杀魏帝曹髦,因此深得司马氏信任。晋朝建立后,转任车骑将军、散骑常侍、尚书仆射,后升任司空、太尉等要职。更封鲁郡公。咸宁末,为使持节、假黄钺、大都督征讨吴国。吴国平定后,增邑八千户。太康三年(282年),贾充去世。西晋朝廷追赠他为太宰,礼官议谥曰荒,司马炎不采纳,改谥为武。有集五卷。>>查看贾充的诗词古文

人物生平

  辅助司马

 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(217年),贾充出生,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。贾逵晚年生下贾充,是充闾的喜庆事,故此为取名。

  太和二年(228年),贾逵病死,贾充尚未成年,居丧时已得孝名。贾充承袭父亲阳里亭侯爵位。后入仕曹魏,任尚书郎,典定法律法令,兼任度支考课。再迁任黄门侍郎、汲郡典农中郎将。

  后参大将军(司马师)军事,于正元二年(252年)随司马师前往乐嘉城讨伐毌丘俭和文钦发动的叛乱。司马师病势严重,返回许昌,留贾充督诸军。战后司马师即因病逝世,司马昭在傅嘏的安排下回洛阳接掌权力,贾充留在许昌监诸军事,增邑三百五十户。

  计克敌陷

  司马昭接掌权力后,任贾充为大将军司马,转右长史。当时司马昭新掌朝政,怕方镇的将领有异议,派贾充到诸葛诞那里。贾充试探诸葛诞说:“洛阳的贤人们,都同意皇帝禅让,这您知道的。您认为如何?”但遭到诸葛诞厉声指责:“你不是贾逵的儿子!你世代受曹魏的恩惠,怎可以辜负国家,欲将曹魏江山给了人?这话我根本听不下去。如果洛阳皇帝有难,我会力搏一死。”贾充沉默不言,回去后对司马昭说:“诸葛诞在扬州,早有威名,能得人死力。看他略显规模,必然反叛。如今征讨反而是小事,若事情迟了必大祸。”

  司马昭在甘露二年(257年)征诸葛诞为司空,诸葛诞果然反叛。司马昭征诸葛诞,贾充献计用深沟高垒可克敌方的锐兵,司马昭计从,寿春被攻陷后,登垒奖劳贾充。司马昭先回洛阳,留贾充处理南方的事务。贾充因功进封宜阳乡侯。不久迁廷尉,因通晓刑法断狱之事,得到平反冤狱的美名。

  悖逆弑君

  贾充后转任中护军。甘露五年(260年),魏帝曹髦忿恨司马昭独专朝政,集合了宫里的卫兵和一些奴仆讨伐司马昭。贾充带着兵士数千人在南阙阻拦曹髦。曹髦亲自用剑拼杀,称有敢动者灭族,众人感到和皇帝打仗非同小可,都准备逃跑。跟随贾充的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说:“此事该怎么办?”贾充回答说:“司马公养着你们,就是为了今天!还用问吗?”成济闻言胆壮,遂上前弑杀曹髦。曹髦死后,司马昭召会群臣商讨如何交代事件,陈泰建议诛杀主谋行刺的贾充,司马昭不愿意,只诛杀了成济、成倅等人。(见司马昭弑君)曹奂随后被立为皇帝,贾充进封安阳乡侯,统领城外诸军,加散骑常侍。

  景元五年(264年),灭蜀后的钟会在成都谋反,贾充以中护军假节、都督关中、陇右诸军事,到汉中驻守,未到钟会就因士兵叛变而败死。

  后贾充回朝参与朝廷机密,与裴秀、王沈、羊祜、荀勖等都被司马昭重用。贾充又被指命制定新法律。后假金章,又获赐一座豪华大宅。建五等爵后,封为临沂侯。

  咸熙二年(265年),司马昭病重,临死前向世子司马炎指明贾充可辅助他。司马炎继位晋王后,任命贾充为晋国卫将军、仪同三司、给事中,改封临颍侯。同年司马炎称帝,拜贾充车骑将军、散骑常侍、尚书仆射,封鲁郡公。贾充所制定的新律《泰始律》颁布后,百姓都赞扬新法便利,司马炎下诏赞赏,赐贾充子弟一人关内侯。及后贾充又替代裴秀,加领尚书令。后解任散骑常侍,改任侍中。至贾充母亲逝世,贾充治丧离职后,司马炎派黄门侍郎前去慰问,及后以东吴边境有事,派典军将军杨嚣宣告谕旨,命他六十日内复职。后东吴将领孙秀来降,任骠骑大将军,司马炎以贾充是旧臣,打算将车骑将军与骠骑将军地位对调,因贾充辞让而未成。

  谄谀陋质

  当时侍中任恺、中书令庾纯等刚直守正的官员厌恶贾充的为人。贾充的女儿贾褒成了齐王司马攸的王妃,朝中亦多结党羽,二人害怕贾充势力日后会更盛。贾充后来不欲任恺继续亲近皇帝,推举任恺任东宫官属,意图削去他侍中一职,但司马炎让任恺加任太子少傅,仍留侍中。

  泰始七年(271年),任恺趁鲜卑秃发树机能侵扰秦州和雍州,向司马炎建议让一个有威望和智谋的重臣前去镇抚边族,首推贾充。在庾纯支持下,司马炎任命贾充加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,出镇长安。贾充深恨任恺。后荀勖献计,要贾充以其女贾南风为太子司马衷完婚,贾充才得以留居洛阳。贾充后迁任司空,继续任侍中、尚书令、车骑将军领兵。后转任太尉、行太子太保、录尚书事。

  贾充得到人献计,故意称赞任恺,推荐任恺处理选举事。司马炎任命任恺为吏部尚书,任恺事务繁忙,与司马炎见面机会减少。贾充和他的党羽多番诬陷和中伤任恺,令他多次被免官,再也上不到高位。

  咸宁三年(277年),发生日蚀,贾充请求逊位,司马炎不仅不许,反而将沛国公丘县拨入其封地中,宠幸越来越深,令朝臣悉皆侧目。

  疾惧进灭

  咸宁五年(279年)冬天,司马炎发动灭吴之战,命贾充使持节、假黄钺、大都督,总统六军。贾充怕会失败,反对出兵,但司马炎坚持,更威胁若贾充不肯,他会亲率军队进攻。贾充被逼接受任命,领中军南屯襄阳,为诸军节度。次年,东吴在荆州的诸将皆已投降,贾充被指命移驻项县。此时,贾充又上表要求罢兵,认为东吴不能一举覆灭,而战事一旦延续下去会有疫病在军中流行的危机。其时朝内的荀勖亦上奏与贾充相类的奏表,但不为司马炎所纳。贾充使者至轘辕时,吴末帝孙皓投降。因为贾充原本就反对攻吴,而期间又曾进谏退兵,今天东吴覆亡,贾充十分害怕,打算请罪,但司马炎只作安抚而不问罪。

  遂阶荣命

  太康三年(282年),贾充病重,交出印绶退位。司马炎派侍臣问候,又派太医医治,皇太子以至宗室都来探望贾充。同年四月贾充病逝,时年六十六。贾充病重时害怕死后会得坏的谥号,侄子贾模则说:“是非功过自有评论,无法掩饰的。”博士秦秀商议谥号时,认为贾充应谥荒公,司马炎不肯,听从博士段畅的意见,谥为武公。贾充死后司马炎十分伤心,追赠他太宰,并大加赏赐,葬礼依从霍光和司马孚的形式,更给一顷墓地。

轶事典故

  以臣弑君

  贾充对吴国末代皇帝孙皓说:“听说阁下在南方挖人眼睛,剥人面皮,这是什么样的刑罚?”孙皓说:“有做为臣子却弑杀他的国君以及奸险狡诈不忠的人,就对他用这种刑罚。”贾充听后,沉默不语,非常的惭愧,而孙皓则脸色不变。

  此外,贾充还因弑君之事,被庾纯酒后当面质问道:“高贵乡公在哪里?”

  郭女无嗣

  贾充的后妻郭氏极端忌妒。她有一个男孩名叫黎民,出生才满一周岁时,贾充从外面回来,奶妈正抱着小孩在院子里玩,小孩看见贾充,高兴得欢蹦乱跳,贾充走过去在奶妈的手里亲了小孩一下。郭氏远远望见了,认为贾充爱上了奶妈,立刻把她杀了。小孩想念奶妈,不停地啼哭,不吃别人的奶,终于饿死了。一年后郭氏又生一子,但同样的悲剧再次上演。郭氏后来没有再生儿子。

  为子之憾

  贾充早年为父守丧,曾获得孝子的名声,但在孝敬母亲的问题上却因弑君和前妻而留下缺憾。贾充的母亲柳氏,知道古今看重节操义气,但不知道自己的儿子贾充也参与了弑杀曹髦之事,只认为成济不忠,屡次追忆痛骂成济,侍者们听到,没有不偷偷笑的。到柳氏临终时,贾充询问遗愿,柳氏说:“我让你迎回前妻李婉,你尚不肯实现,还问其他的什么呢?”于是不再说话。李婉终究未被贾充接回,甚至在贾充死后还一度不得合葬,直到贾南风被废才合葬。

  其女偷香

  韩寿的相貌很美,贾充聘他来做属官。贾充每次会集宾客,他的小女儿贾午都从窗格子中张望,见到韩寿,就喜欢上了,心里常常想念着,并且在咏唱中表露出来。后来她的婢女到韩寿家里去,把这些情况一一说了出来,并说贾午艳丽夺目。韩寿听说了,意动神摇,就托这个婢女暗中传递音信,到了约定的日期就到贾女那里过夜。韩寿动作有力迅速,身手不凡,他跳墙进去,贾家没有人知道。从此以后,贾充发觉女儿贾午越发用心修饰打扮,心情欢畅,不同平常。后来贾充会见下属,闻到韩寿身上有一般异香的气味,这是外国的贡品,一旦沾到身上,几个月香味也不会消散。贾充思量着晋武帝只把这种香赏赐给自己和陈骞,其余人家没有这种香,就怀疑韩寿和女儿私通。于是借口有小偷,派人修理围堵。派去的人回来禀告说:“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两样,只有东北角好像有人跨过的痕迹,可是围墙很高,并不是人能跨过的。”贾充就把女儿身边的婢女叫来审查讯问,婢女随即把情况说了出来。贾充秘而不宣,把贾午嫁给了韩寿。后来韩寿与贾午生下了贾谧。

  白日做梦

  贾充攻打孙吴时,曾经屯兵于项城,军营之中忽然就不见了他的影子。贾充帐下有个都督叫周勒,当时正在白天睡觉,梦见一百多人在追捕贾充,抓住之后把他押入一条小道。周勒惊醒了,就听说了贾充失踪这件事,便出去寻找线索。忽然,他发现了梦见的那条小道,随即就沿路去找,果然看见贾充走进一座官府,那里侍卫很多,壁垒森然。只见府中的长官坐在南面,声色俱厉地对贾充说:“你将坏了我们家的大事儿!你与尚书令荀勖勾结,既迷惑了我的儿子,又迷乱了我的孙子。这期间我派任恺罢免你,你却不离去;又派庾纯谴责你你也不改。今天,孙吴之寇应当扫平,你就上表请斩张华。你的愚昧和蠢笨的伎俩,不过如此。如果再不思悔改而谨慎起来,早晚还会给你加刑。”贾充便连连磕头,脑袋都磕出了血。那长官又说,“之所以为你延长了阳寿并使你有如此地位和名气,这都是因为你保卫朝廷有功呵。不过,你要记住,最后应当让你那入嗣的外孙死于钟簴的两侧之间,让你的大女儿死在药酒毒下,让你的小女儿被压于枯木之下。尚书令荀勖也与你大致相同。但他有才华并积下阴德,死在你的后面。数年之后,就要改朝换代了。”说完,他就让贾充离去。贾充突然回到军营,脸色憔悴,神志不清,恍恍惚惚,过了好几天才恢复过来。后来,贾充的外孙贾谧在钟吕下被斩杀,贾充的大女儿贾南风服鸩酒而亡,贾午则是用大棒杖毙的:全跟那人说的一样。

家庭成员

  父母

  父亲:贾逵,字梁道。曹魏豫州刺史。

  母亲:柳氏,柳孚之妹,贾充封鲁郡公时获封为鲁国太夫人。

  弟弟

  贾混,字宫奇。封永平侯,历任宗正卿、镇军将军,领城门校尉,加侍中。

  配偶

  原配:李婉,字淑文。中书令李丰之女,因父罪坐徙乐浪。

  继室:郭槐,字媛韶。城阳太守郭配之女,封广城君。性妒,曾先后以为贾充与贾充两名儿子的乳娘有私情,都将她们杀害,间接令贾充两名儿子因思念自小信赖的乳娘而夭折。又不许贾充迎李婉回家。

  子女

  儿子

  贾黎民,三岁时因郭槐杀他信任的乳娘,思念过度而发病早死。

  幼子,名不详,满一岁时也因乳母被杀,思念过度而死。

  女儿

  贾褒(一名荃),贾充与李婉长女,嫁齐王司马攸。

  贾裕(一名濬),贾充与李婉次女。

  贾南风,母郭槐,嫁晋惠帝司马衷,后被立为皇后。

  贾午,贾充幼女,母郭槐,嫁韩寿。

  从子

  贾彝,黄门郎。

  贾遵,黄门郎。

  贾模,字思范。官至侍中、加光禄大夫,后被贾后逼害。

  嗣孙

  贾谧,字长渊。贾充外孙,母贾午,因贾充无子嗣而入嗣。官至侍中,因与贾南风合谋而被赵王司马伦杀害。

  从孙

  贾众,散骑常侍,司马伦被杀后,朝廷本想立他作为贾充之后,他有意装疯不愿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释宗演

    释宗演(釈宗演,SoyenShaku,1859~1919),若狭(福井县)人,日本临济宗僧。大正八年病逝,享年六十一。若狭(福井县)人。字洪岳,号楞伽窟、小厮子、不可往子。幼名常次郎。十二岁从越溪守谦出家,改名宗演。曾任圆觉寺派管长、临济宗大学(现花园大学)校长等职,并曾代表出席芝加哥万国宗教者大会。会后,历访欧美诸国,并游化朝鲜、台湾等地。大正八年病逝,享年六十一。著有《西游日记》三卷、《楞伽漫录》十九卷、《欧文说法集》等。嗣法门人有间宫英宗、宝岳慈兴、太田常正等,此外,夏目漱石、铃木大拙等人亦深受其影响。

  • 沈庆之

    (386—465)南朝宋吴兴武康人,字弘先。不识字,少以勇闻,有谋略,善用兵。文帝、孝武帝年间,参与镇压江沔蛮族起事,平定宋皇室内部叛乱。历任建威将军、南兖州刺史、镇北大将军、侍中、太尉等职,封始兴郡公。在娄湖广置室宇田产,奴僮千计。前废帝永光元年,请开钱禁,许民私铸。致钱质更劣,千钱长不满三寸,有“鹅眼钱”、“綖环钱”等名目,斗米竟值万钱。后为前废帝所杀。
     

  • 宋光宗

    赵惇(1147年9月30日—1200年9月17日),即宋光宗(1189—1194年在位),宋朝第十二位皇帝,宋孝宗赵昚第三子,母成穆皇后郭氏。宋孝宗即位后,拜镇洮军节度使、开府仪同三司,封恭王。乾道七年(1171年)立为皇太子。淳熙十六年(1189年),受宋孝宗禅位,登基为帝,改元绍熙。绍熙五年(1194年)禅位于次子赵扩,成为太上皇,史称“绍熙内禅”或“光宗内禅”。庆元六年(1200年)九月十七日,赵惇因病崩于寿康宫,在位五年,终年54岁,葬会稽永崇陵。宋宁宗嘉泰三年(1203年)上谥号为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。

  • 尹体震

    尹体震(约一五九八—?),字恒复。东莞人。诸生。明桂王时官中书舍人。国亡,遁迹罗浮。清陈伯陶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二有传。

  • 朱之蕃

    山东茌平人,著籍金陵,字元介,号兰嵎。万历二十三年状元。官至吏部侍郎,出使朝鲜,尽却其赠贿。工书画。朝鲜人来乞书,以貂皮人参为酬。之蕃斥以买法书、名画、古器,收藏遂甲于南都,有《奉使稿》。

  • 邹应龙

    邹应龙(1173-1245年),又作应隆,字景初,泰宁城关水南街人。南宋官员。端明殿大学士,签书枢密院事、参知政事。

  • 张演

    (约公元四三八年前后在世)字不详,吴郡吴人。生卒年不详,约宋文帝元嘉中前后在世。生平事迹亦不详,官至太子中舍人。演著有文集八卷,《隋书经籍志注》传于世。

  • 独孤及

    独孤及(725~777),唐朝散文家,字至之,河南洛阳人,天宝末,以道举高第,补华阴尉。代宗召为左拾遗,俄改太常博士。迁礼部员外郎,历濠、舒二州刺史,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,赐金紫。徙常州,卒谥曰宪。集三十卷,内诗三卷,今编诗二卷。

  • 成鹫

    成鹫(1637-1722),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。又名光鹫,字迹删,号东樵山人。俗姓方,名觊恺,字麟趾,番禺(今属广东省)人。出身书香仕宦世家。其为人豪放倜傥,诗文亦卓厉痛快,尽去雕饰,颇有似庄子处。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。作品有《楞严直说》十卷、《鼎湖山志》八卷、《咸陟堂集》四十三卷、《金刚直说》一卷、《老子直说》二卷、《庄子内篇注》一卷等。

  • 邢允中

    明州奉化(今浙江奉化)人。宪宗元和间官左班殿直、监盐酒商税务。《四明诗干》卷中载邢允中事迹,并存其诗2首,《全唐诗续拾》据之收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