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五门十变

五门十变

子午流注法用语。五门,指十天干隔五相合,即甲与己合,乙与庚合,丙与辛合,丁与壬合,戊与癸合。十变,指十天干相合后的变化,即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,又称五运。子午流注法根据这些理论,当阳日逢阴时或阴日逢阳时而无穴可开时,可以甲日与己日通用,乙日与庚日通用等予以解决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足下热

    证名。指两足及足心有发热感觉。见《素问·刺热篇》。多因肾虚所致。《不居集·热症》:“足心如烙者,虚火烁阴,涌泉涸竭也。澄按:足少阴其脉斜从小指趋至足心,出于然骨,循内踝入跟,为涌泉穴。此经原多气而少血

  • 宋钟岳

    【介绍】:见宋祥麟条。

  • 乳香消毒散

    《卫生宝鉴》卷十三方。煨大黄、黄芪、炒牛蒡子、牡蛎(盐泥裹烧)、金银花各五两,炙甘草二两,没药、乳香、栝蒌各半两。为粗末,每服五钱,水煎去渣,疮在上者食后服,疮在下者食前服。治恶疮。

  • 脾水

    病证名。五脏水肿病之一。指脾阳虚困,不能运化水湿所致的水肿。《金匮要略·水气病脉证并治》:“脾水者,其腹大,四肢苦重,津液不生,但苦少气,小便难。”参见水肿、十水条。

  • 尤怡

    【生卒】:?~1749年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在泾,号拙吾,晚号饲鹤山人。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年轻时家贫而好学,曾在寺院卖字为生,能诗文,后业医,结交不少著名文人学士(如沈德潜)。晚年,医术益精,治

  • 精薄

    证名。指精液稀薄。见《辨证录·种嗣门》。其症泄精稀薄,常与滑精早泄并见,每影响生育。多因心肾不足所致。宜温壮心肾。用济火延嗣丹、补天育麟丹等方。

  • 铁烛台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苦地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仁斋直指

    书名。又名《仁斋直指方论》、《仁斋直指方》。26卷。宋·杨士瀛撰于1264年。这是一部以介绍内科杂病证治为重点的临床综合性医书,作者据证释方,摘取诸家效方,参以家传经验,区别不同的病证,对证施方,在治

  • 冻烂疮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五十。小儿肌肤柔脆,抵抗力弱,冬月寒气侵袭,易致局部皮肤皲裂,久而生疮,或痒或痛,焮赤红肿,破出脓汁。多见于两耳或手足间。以外治为主,可用蜀椒和盐入酒煎之,乘热蘸涂患处;或用

  • 外荣

    指五脏精气充足,面部则见光泽明润的正色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:“生于心,如以缟裹朱;生于肺,如以缟裹红……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