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鸭脚木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颊车骨脱臼。俗名吊下巴。《重楼玉钥》卷上:“此症或因酒后,或偶大笑,或大呵欠致脱落下颏不得合架,口大开而不能咀嚼。虽属上热下虚,实由气血有亏,以致胲筋弛而不收。”治宜以手法复位并用布兜其下颏,
病证名。惊风入肺而兼抽搐者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详惊涎入肺条。
见《南方草木状》。为荷苞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佚名《异授眼科》。即瞳神散大。详该条。
即关刺。出《黄帝内经太素》,见该条。
又称食肉则遗。复,即复发。指某些急性热病恢复期,消化机能低下,如恣食腥荤肥腻,往往使病邪留滞,病情反复,尤以小儿为甚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病热少愈,食肉则复,多食则遗,此其禁也。”
即膈证。多因心情抑郁,寒热不调,食饮伤损等所致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二:“人之胸膈,升降出入,无所滞碍,命曰平人。若寒温失节,忧恚不时,饮食乖宜,思虑不已,则阴阳拒隔,胸脘否塞,故名膈气。”一名鬲气。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胡桐泪之别名,详该条。
推拿手法名。即斜板法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