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即棉花壳,详该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鸡内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决明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水毒候》。又称水毒病。详该条。
《外科全生集》卷四方。大黄二两,藤黄一两,明矾、蟾酥各五钱,麝香、没药、乳香各二钱。用蜗牛打烂作锭、晒干、滴醋研磨,以新笔蘸药,控患顶,圈围患处,至消为止。治痈疖。
①推拿穴位。出《推拿仙术》。一手有两穴,分别位于腕部阴池和阳池旁。治急慢惊风。《厘正按摩要术·取穴·阳掌图注》:“掌根上为阳池,下为阴池,二池旁为交骨。”②指妇女的骶尾关节部。参见交骨不开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翰林医官院,官阶从八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即额疽发生在左右额角者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《胎产秘书》:“凡妊娠胎冷,腹胀两胁,虚鸣脐下,疼痛欲泻,小便频数,大便虚滑,此因胎已成形,而多食瓜果生冷之物,或当风取凉,受非时之气,致令胎冷,子身不安,皮毛刺痛,筋骨拘紧,而母有此病,急宜安
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桂苓五味甘草汤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