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阳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即捧耳摇头。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光慈菇,详该条。
黄疸二十八候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:“有得黄病已瘥,而将息失宜,饮食过度,犯触禁忌,致病发胃,名为犯黄候。”犯黄即指黄疸已退而又发者,多属慢性肝脏疾患。参见黄疸有关条。
【介绍】:见蒋仪条。
又名沥胞生、沥浆产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相当于早期破水。《胎产心法》:“有沥浆生,其浆流一、二日不产,俟流浆渐少方生。倘浆来过多,恐胞干难产。”若浆血已涸,元气困惫,急用人参、当归煎服以助血气,不能
病名。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:“勇疽发起股太阴若伏兔,二十五日不泻死……。”又《疡医准绳》卷三:“或问两太阳生疽如何?曰此名勇疽。亦名脑发疽、太阳疽。属足阳明胃经。状如伏鼠,寒热并作,面目浮肿。宜活命饮
证名。指头部自觉重坠,或如布带困裹的感觉。出《素问·刺热论》。多因外感湿邪、疫气或湿痰壅阻所致。《证治准绳·头重》:“头重,何因得之?曰:因天之湿淫外着也,因人之湿痰上蒸也,……外着内蒸必壅蔽清道,致
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一:“疮形状如赤豆,或生腋下,如鸭子大者……但见其赤,即谓之赤根疔疮。”
见中西医粹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