匏舌(匏,páo,袍)
即痰包。详该条。
即痰包。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鱼鳖金星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六。即吹口丹,见该条。
气功术语。道家称进行气功炼功活动,吐故纳新,为炼内丹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东虢(今河南荥泽)人。每日在临安府(今浙江杭州)药肆行医卖药,为人治病。重视调理脾胃,强调食治则身治,撰《食治通说》一卷,已佚。
【介绍】:明儿科医家。字南旸。云间(今上海松江县)人。少业儒,后改习医。熟谙家传“翁仲仁《痘疹金镜录》”,讲究潜玩,按之施治,并参酌时宜,活人甚多。后又以己验添翁氏书中之未备,成《痘疹金镜录补遗》3卷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伤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由寒湿侵袭所致的慢性痹证。因寒邪使气血凝泣不通,湿邪又粘腻滞著不移,两邪相合,可致肌肤疼痛、关节挛痹,并有痛处固定、病程缠绵的特点,故名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孩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调条。
见《证治要诀类方》卷四。即五味子丸第一方之二,见五味子丸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