彝药著作。约写于清初。作者不详。《献药供牲经》是彝族经文《作祭经》中的一部分,内容涉及丰富的彝医药。全书共载药69种。其中动物药64种,植物药5种。动物药主要以胆、肉入药。载病名35种,大多为当时彝医
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·一部》1977年版。为苣荬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症因脉治》卷三方。川黄连、甘草、桑白皮、地骨皮。水煎服。治肺热腹胀,心火刑金者。
指分布在胞宫上的脉络。出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,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。”其中包括冲、任二脉联属胞宫的部分,以维系并营养胞宫完成月经生理及孕育功能。
证名。指口唇上反的症象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,人中满则唇反,唇反者肉先死。”可见于危重病证,为脾气将绝的败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三。即脑疽之易破者。见脑疽条。
病名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八:“肿于喉两傍者,为双鹅。”即双乳鹅。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瓦韦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。
【介绍】:见宋祥麟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