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合颅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倍根

    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盐肤子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阴虚牙痛

    病证名。因肝肾阴虚所致的牙痛症。见虚火牙痛条。

  • 六节脏象论

    《素问》篇名。节,谓一定的度数。古人以甲子纪天度,六十日甲子一周而为一节,六节为一年,故称六节。脏,指内在脏器;象,为可见之形象,脏居于内,形见于外,故曰脏象。本篇首论天度,继论脏象,以明人与天地相应

  • 掘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即擦法。《备急千金要方·老子按摩法》:“两手拳反背上,掘脊上下亦三遍(掘揩之也)。”

  • 水恣泄

    病名。即水恣。《脉因证治·泄》:“水恣泄,乃大引饮,是热在膈上,水多入下,胃经无热。”详水恣条。

  • 夜合叶根

    见《贵州草药》。又名夜关门。为豆科植物马鞍叶羊蹄甲Bauhinia faberi Oliv.的根。分布陕西、湖北、广西及西南地区。苦、涩,平。止泻,安神,止痛,散结。①治腹泻,心悸失眠,筋骨疼痛。内服

  • 清咽消毒饮

    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鲜金银花、连翘、犀角、栀子、黄连、牛蒡子、玄参心、人中黄、马勃、薄荷、绿豆衣、板蓝根。水煎频服。治疫喉腐烂,灼热汗少,神烦痧隐,口渴,面赤项肿,脉弦数,舌苔干黄。如便秘,加大黄。

  • 脾统血

    脾的主要功能之一。指脾有统摄血液,使之运行于经脉之中,不致外溢的功能。《难经·四十二难》:“脾……,主裹血,温五脏。”《血证论》:“脾阳虚则不能统血,脾阴虚又不能滋生血脉。”脾主中焦,化生营气,营行脉

  • 血泪

    见《活幼心书》。指双目流血。清·吴溶堂《保婴易知录》谓其发病“乃胎热胎火所致。”目为肝窍,血乃心液,火灼心肝,迫血上溢,故成此证。治宜凉肝泻心之剂。

  • 梅花症

    病名。多由湿热痰浊薰蒸咽喉所致。《喉舌备要》:“此症发来满喉俱有,红黄白点似梅花,痰涎雍盛,舌硬面红,潮热作渴,是乃大热之症。治当清凉消风、解毒去膜之药。”方可选用甘露消毒丹、黄连温肝汤、贝母瓜蒌散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