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一。即鬼击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真青囊》卷二。即喉间溃烂。详该条。
《傅青主女科·产后编》卷上方。川芎一钱,当归四钱,炮姜四分,炙甘草、荆芥炭、乌梅炭、炒蒲黄各五分,桃仁十粒。加大枣,水煎服。治产后血崩。若气血衰竭,汗多气促,加人参三至四钱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冲阳,见该条。
出《山海经》。为零陵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七方。射干、升麻、犀角、麦门冬、玄参、大黄、黄芩各一钱,芒硝、栀子、竹叶各五钱。水煎服。治胃痈初起,中脘穴隐痛微肿,寒热如疟,皮肤甲错,脉沉数。
出《素问·五脏别论》。即胞宫。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菟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即葱须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