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唐慎微

唐慎微

【生卒】:约1056~1093

【介绍】:

宋代著名药学家。字审元。原为蜀州晋原(今四川崇庆)人,后迁居成都。他对发展药物学和收集民间单验方作出了贡献。唐慎微世医出身,刻苦学习,对经方更有所长,专心医业,不愿为官,坚持在群众中行医看病,收集医方和药物知识,为群众看病认真负责,不论贵贱贫富,不避寒暑雨雪,有来请者必往,而且治病多不取报酬,只求酬给名方、秘录。因此群众中得到有名的好方好药,便抄写给他。他与知识分子关系密切,当他们从经史诸书中发现医药记载者,也都笔录送给他。在多年广泛采集的基础上,编成《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三十二卷,收药1746种,其中600多种是前代本草书未曾记载总结者。其后的不少本草书都以此书为基础,李时珍对他有很高的评价:“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,垂之千古不致沦没者,皆其功也。”可见唐氏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针麻

    即针刺麻醉。见该条。

  • 三间

    经穴名。代号LI3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少谷。属手阳明大肠经,输(木)穴。位于食指桡侧,掌指关节后凹陷处,赤白肉际,微握拳取穴。布有桡神经浅支,手背静脉网和第一掌背动脉的分支。主治咽喉肿痛,齿痛,目痛

  • 鳖癥

    病证名。七癥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癥瘕病诸候》:“鳖癥者,谓腹内癥结如鳖之形状。”主要症状为癥块固定不移,少腹切痛,甚则牵连腰背,面目黄黑等。多由脾胃气弱,食物触冷,积滞久阻,挟痰瘀内结所致。参见癥、七

  • 经筋

    ①出《灵枢·经筋》。即十二经筋,详该条。②《灵枢经》篇名。经皆有筋,经筋有病,病各有治。本篇专论经筋这类问题,故名。文中论述十二经筋附属于十二经脉,位于浅表部的筋肉间,和经脉相互关联。它起于四肢末端的

  • 扁鹊偃侧针灸图

    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3卷,已佚。

  • 赤面疔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颧疔。见该条。

  • 辨证良方

    方书名。4卷。清·蒋杏桥编集。刊于1858年,卷1便易方及急救方;卷2介绍小儿痘、麻诸方为主;卷3诸痛方、外科方、诸伤方、妇人方;卷4《达生篇》举要,血、痰、嗽、喘及小儿方。全书选集大多为民间验方,少

  • 腹通谷

    经穴名。代号KI20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针灸大全》名腹通谷。属足少阴肾经。冲脉、足少阴之会。位于腹正中线脐上5寸,旁开0.5寸处。(《类经图翼》)。另说在脐上4寸,旁开0.5寸(《针灸甲乙经》);脐

  • 疮疡随经用药

    疮疡的内治法则之一。见《外科辑要》。即根据疮疡所生部位,属何经络,在内治方药中加用引经药物,使药力直达病所,易于奏效,为传统用药经验之一。根据疮疡发生在人体部位的不同,各经用药如下:如太阳经,上加羌活

  • 奶米

    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王不留行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