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针具。出《千金要方》,又名煨针、燔针。现代所用的火针,多用不锈钢制成,长3~4寸,体粗圆,尖锐利,柄用角质或竹、木制作。近有用钨合金丝制作者,形同毫针,略较粗长,受热散热较快,不易变形。使用时将针烧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甘遂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三锡。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与杨璿一起编撰有《伤寒辨摘要》(1784刊行)、《寒温条辨》(1784刊行)等书。
【介绍】:见张乃修条。
气功功法。模仿大雁动作姿态及生活习性而编练的一套动功功法,又称大雁六字功。由沈鹤年编创。共分七节,主功为大雁起落。“六字”的六节分别为:肝功,前后展翅;心功,抱颈颠顶;脾功,托天降地;肺功,大雁拍水;
病证名。见秦伯未《中医临症备要》。胞轮振跳之俗称。详该条。
出《儒门事亲》。为蚕蜕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》。为山海螺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为小叶枇杷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生于胁部的疽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证治参见肋疽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