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疫喉病人复因郁火内结所致之便闭证。治宜疏下。参见疫喉有关各条。
同啜。饮、吃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歠热稀粥。”
出《职方典》。为凉粉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阴交。见该条。
①关口,门户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肾者,胃之关也,关门不利,故聚水而从其类也”。②经穴名。代号:ST22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经。位于腹正中线脐上3寸,旁开2寸处。(《针灸甲乙经》又云“去任脉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蛇蜕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芋梗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人体部位名。即现代解剖学上所称的肱部。在肩下肘上部。见《灵枢·经脉》。或专指肱二头肌部。《类经图翼》:“肩髃下内侧对腋处,高起软白肉也。”
灸法术语。指用麦粒大小的艾柱施灸,故名。一般作直接灸用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哕,灸承浆七壮,炷如麦大。”
《中国妇科病学》引石芾南方。益母草、丹参、桃仁、当归、益元散各9克,藕汁15克,童便30克。水煎,加童便冲服。治恶露不下,热甚烦躁,不欲近衣,瘀热内结之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