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科著作。40卷。宋·刘昉撰。刊于1132年。本书整理汇集了宋以前有关儿科学的成就。卷1~3为综述部分,包括求子、方书叙例、小儿调理、用药及诊法;卷4~5为初生儿的保育及诊治;卷6为先天疾病;卷7~1
同肾阴虚。详该条。
出《质问本草》。为八角乌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科准绳》卷三。为瘰疬单个生于颈项者。参见瘰疬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球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津液精血不足所出现的病证。出《素问·调经论》。多由真阴虚衰或热病伤阴,或久病耗伤阴液所致。《景岳全书·传忠录》:“阴虚者,水亏也,为亡血、失血,为戴阳,为骨蒸劳热。”症见形体消瘦,骨蒸潮热,盗汗遗泄
外治法之一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又名纸捻。即用吸水性较强的纸(古时多用桑皮纸)搓成纸捻,代粘或内裹去腐药,插入窦道或漏管中,引流去腐,促其疮口愈合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《循经考穴编》作商盖。即督俞。见该条。
经外奇穴别名。出《腧穴学概论》。即肠遗,见该条。
痰质胶粘浓稠难咯,色白带黄,多属肺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