脏腑惊证之一。出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详脏腑惊证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明远。湖南潭阳(今属黔阳地区)人。长于儿科。撰《幼科汇诀直解》9卷,对于幼儿临症诊治,各种病证,包括外伤、疯狗咬伤、误吞异物等,皆有论述。所列治法中,列有初生病推拿法。
【介绍】:见郭桂条。
【介绍】:北宋药学家。生平不详。撰《本草辨误》1卷,已佚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东白,号梅山。浙江绍兴人。长于儿科,尤专于痘疹。认为王肯堂之《幼科证治准绳》博而太繁,学者难于检阅,遂据之于1701年撮其要而编成《痘疹要略》一书。论治注重辨别证之虚实和小儿禀赋
治法之一。即逆治、正治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有逆取而得者。”参见逆治、正治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鸡骨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北宋人,生平不详。撰《卫生产科方》1卷,已佚。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白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两乳作胀,连及胸胁,或两乳头胀硬痒痛,甚至不可触衣。详见经行乳房胀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