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永贤
【介绍】:
见李仲南条。
【介绍】:
见李仲南条。
喑俳的别称。见《医略十三篇·类中风》。详喑痱条。
①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一方。乌梅不拘量。煎成膏,含化。治久咳,久治投药不效,余无他症,与劳嗽异者。②经验方。见《中医外科临证手册》。乌梅30克,食糖9克,水50毫升,醋15毫升。先将食糖溶在水内
见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即夹脊穴,见该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牡蒿之别名,详该条。
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名称。宋代始分医学为九科,即大方脉、风科、小方脉、眼科、疮肿兼折疡、产科、口齿兼咽喉科、针灸科、金镞兼书禁科。清初沿袭明末制度分医学为十一科,不久即改为九科,即大方脉、小方脉、伤寒科
见《皇汉医学·产科发蒙》。即儿枕痛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六。由于肝经风盛所致。瘙痒剧烈,搔抓不知痛,久之手掌及指缝多生细虫。治宜内服芦荟丸,外搽蛇床子散。即疥疮。
见金兰循经条。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盐麸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。即皮肤粗糙,干枯无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