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落地生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产后阴下脱。详该条及子宫脱垂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万病回春》卷四。即瘀血咳。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当归枳壳汤,见该条。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为蒟酱叶之简称,详该条。
同一病证,可因人、因时、因地的不同,或由于病情的发展,病型的各异,病机的变化,以及用药过程中正邪消长等差异,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的情况,采取不同的治法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西北之气,散而寒之,东南之气
病证名,又称小儿口吃,指小儿讲话发音断续重复而不顺畅。《幼幼新书》卷六:“语吃本心气不足,舌本无力,故欲有言而舌不能运。有生而不吃,儿相较吃,谚谓学吃。”说明本病可由心气不足而致,但亦有因于不良的语言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疔疮生于脐部,多见于婴幼儿。证治见疔疮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又名《秘传证治要诀》。12卷。明·戴元礼撰。作者以朱丹溪学说为本,集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直至宋元诸家学术经验,参以个人的心得见解,论述多种内科杂病兼及疮疡、妇科、五官科等常见病证的证治,分诸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山茱萸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