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脏水肿的灸疗方法。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·肿胀论》:“青(肝)水灸肝井(大敦);赤(心)水灸心荥(少府);黄(脾)水灸脾俞(太白);白(肺)水灸肺经(经榘);黑(肾)水灸肾合(阴谷)。”
病名。板子为古刑具的一种,用竹或木制成,主要打击臀部软组织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十:“板子伤,竹片笞杖之刑,所伤臀部也。”其症轻者肿胀,疼痛;重则皮破肉绽,出血。治法参见跌打损伤条。
又名臼齿。俗称大牙。方凹如臼,长于牙槽两旁,上下各三。主要具有磨碎食物作用。在上左者属胆,下左属肝,上右属大肠,下右属肺,该部位有病时,可作为辨证施治的参考。
即经断复来。详该条。
简称汇通派。十九世纪末开始在我国出现的一个医学流派。十九世纪中叶以后,随着西方医学大量传到我国,一部分中医试图用改良的方法,沟通中西医学。他们或则以西医的解剖学、生理学等知识印证中医的古典医理;或则以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六棱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,见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。多由心肝二经血热上冲所致。症见耳内流脓并带红色。治宜清肝凉血,可选用犀角地黄汤、龙胆泻肝汤等加减。参见聤耳条。
出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。上焦宣发中焦上输的水谷精气,充养身体各部,象雾露一样均匀地敷布于全身,故称。
病证名。指翳膜侵及瞳神者。《眼科易知》:“膜入瞳神者,因黑白睛上生疮而起,愈后疮痕不没,渐生翳膜,侵入瞳神,此乃肝经积热,大肠燥滞,邪热上逆所致,宜用退热饮清降其热。”参见膜入水轮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石蕊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