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顾膺陀《妇科集》。忌奶者,即孕妇之乳,小儿饮之,易致吐泻等症。
即食道。上接咽部,下与胃的贲门相连的一条细长管道。为饮食入胃的通道。
【介绍】:见王朝弼条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榕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狗筋蔓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黑神散第一方,见黑神散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缪刺论》。一作痀挛。多因阴血本亏,复由风寒湿热之邪侵袭筋脉,或瘀血留滞所致。以四肢多见。其状牵引拘急,活动不能自如。《杂证会心录·挛症》:“拘挛属肝,肝主身之筋也。古书有风寒湿热血虚之
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:“惊黄者,面色青黄,心多惊悸,口舌干燥,不肯眠卧,卧即多言语狂乱,身体壮热。”治用点烙法,内服犀黄散或牡荆汤等方。参见黄疸有关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疽发于足跟,由脏腑积热所致。初肿红紫痛,溃后脓水淋沥,状如兔咬之症,深达于骨,久不收口。类似跟骨骨髓炎、骨结核。治疗:初宜隔蒜灸,内服仙方活命饮加肉桂、牛膝。溃后宜补中益气
出《卫生家宝产科备要》。即临产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