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患门

患门
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医学入门》。位于背部。取穴时,先以绳量取足大趾端足跟至腘横纹长度,然后此绳一端从鼻尖沿头正中线向后量至背脊,尽端作点标记;再从此点旁开以鼻柱底至口角端距离处。一说在第五胸椎突起两旁各开1.5寸处(《针灸学》江苏中医进修学校)。主治五劳七伤骨蒸潮热,面黄体瘦,饮食无味,咳嗽遗精盗汗心痛,胸背引痛等。艾炷灸3~7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林居士

    【介绍】:见郎简条。

  • 利机

    经穴别名。所指有二:①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石门,见该条。②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会阳,见该条。

  • 阴器

    外生殖器。为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,其功能和发育情况又与肾气盛衰有关。故阴器病症,常从肝肾论治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。”

  • 疫疠皰疮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。即痘疮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大便秘涩

    证名。见《圣济总录·大小便门》。即大便秘结。详该条。

  • 女科切要

    妇科专著,8卷。清·吴本立(道源)纂辑。刊于1773年。作者上采前贤、旁取时论,分门别类,纂辑成书。卷1~2论调经及妇科杂病;卷3~4论广嗣及妊娠诸疾;卷5论生产及难产救治;卷6~8论产后诸疾。所论病

  • 盆腔炎

    病名。系指子宫、输卵管、卵巢、子宫旁组织及盆腔腹膜等部位炎症的总称。以输卵管炎较为多见。根据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有急、慢性之分。主要症状有发热,恶寒,少腹疼痛,带下多,月经不调等。这些证候分别归属于带下

  • 废翁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刘邦永条。

  • 点脊法

    推拿方法名。又称按脊法。是以拇指和食指端在患者脊柱或脊柱两侧进行点按的一种治疗方法。一般用于治疗内脏疾病与小儿疳积、腹泻等症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痧胀源流》:“凡痧者属肝经者多,肝附于背第七骨节间。若犯痧

  • 四叶麻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