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刺法名。十二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报刺者,刺痛无常处也。上下行者,直内无拔针,以左手随病所按之,乃出针,复刺之也。”指治疗游走性疼痛一类病症的针刺方法。其法直刺痛处,并予留针,再以左手按其周围痛
泮,融合;衍,流溢或蔓延。《灵枢·淫邪发梦》:“愿闻淫邪泮衍奈何?”乃指病邪的积潴和蔓延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苓友。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先业儒,后改业医,曾对张仲景《伤寒论》一书加以注释,撰有《伤寒论辨证广注》(1680年刊行)一书,另有《痘疹广金镜录》、《养生君主编》等。
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廿二。即瞳神散大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范汪条。
病名。出《仙传外科集验方》卷六。①泛指多种疮疡,见丁条。②疮疡的一种,又名丁疮、丁肿、疔肿、疔毒、疵疮。《外科精义》卷上:“夫疔疮者,以其疮形如丁盖之状是也。”因其形小,根深、坚硬如钉而得名。或因饮食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鹅脚板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妊娠病。详该条。
俞,腧穴,窍,穴窍。泛指孔穴。《素问·诊要经终论》:“冬刺俞窍于分理。”意指冬天气在骨髓,针刺时针尖应深达筋骨的组织间隙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马先蒿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