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廿二。即瞳神散大。详该条。
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即柿饼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石韦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病邪。致病则阻滞阳气的运行,血流不畅,发生肌肤疼痛、关节挛痹等症,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寒湿之气,持于气交,民病寒湿,发肌肉萎,足萎不收,濡写血溢。”②病证。由于湿困脾胃,损伤脾阳,或患者平素脾
出《药性论》。为蜗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备急千金翼方》卷十一。同眼暗,即目昏。详该条。
指气分的热邪炽盛。症见壮热不恶寒、面赤、心烦、大汗、大渴、舌苔黄干,脉洪大。
指疟疾久延不愈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久疟候》:“夫疟皆由伤暑及伤风所为,热盛之时,发汗吐下过度,府藏空虚,营卫伤损,邪气伏藏,所以引日不瘥,仍故休作也。”疟见气虚则寒,血虚则热;胃虚则恶寒,脾虚则发热;若
见伤寒论辨证广注条。
见时疫白喉捷要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