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栝蒌枳实汤

栝蒌枳实汤

①《增补万病回春》卷二方。①栝蒌仁、枳实(麸炒)、桔梗茯苓贝母陈皮黄芩栀子各一钱,当归六分,砂仁木香各五分,甘草三分。为粗末,加生姜,水煎去渣,入竹沥、姜汁少许和服。治痰结咯吐不出,胸膈作痛,不能转侧,或痰结胸膈满闷,寒热气急,及痰迷心窍,不能言语者。若神昏不语,去木香,加菖蒲气喘,加桑白皮苏子。②栝蒌、枳实(麸炒)、桔梗、川芎、制苍术香附杏仁、黄芩、贝母、陈皮各一钱,木香(另研)、砂仁各五分。为粗末,加生姜三片,水煎去渣,入竹沥、姜汁少许,磨木香调下。治痰郁证。②《增补万病回春》卷五方。栝蒌仁、枳实、栀子、川贝母、桔梗、黄芩、陈皮、茯苓、麦门冬人参、当归、苏子各等分,甘草三分。为粗末,加生姜一片,水煎去渣,入竹沥、姜汁少许同服。治痰火发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血虚肝燥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幼科释谜》。证见骨蒸劳热,咳嗽潮热,往来寒热,口干便燥等。宜逍遥散,舒肝养血以润燥。

  • 素女经

    房中类著作。成书年代及作者均不详。首见唐·甄权《古今录验方》所引,唐·王焘《外台秘要方》转录。书中通过黄帝与素女、高阳负问答形式,主要叙述房中禁忌及四时补益等内容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有《素女秘道经》

  • 张寿颐

    【生卒】:1873~1934【介绍】: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。字山雷,江苏嘉定人。曾任教于神州中医学校、兰溪中医医专,对临床各科有一定心得,尤其对中风症较有研究。所著《中风斠诠》,吸收历代医家精华,辨析疑

  • 身面卒浮肿

    证名。指身体头面突然浮肿者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四:“身面卒浮肿者,亦水病之候也。此由肾脾虚弱之所为也。肾主于水,今肾虚,故水妄行,脾主于土,脾虚不能制水,故水流溢散入皮肤,全身面卒然浮肿也。”症还常

  • 十八味神药

    《喉科指掌》方。黄连、木通、金银花各一钱,白藓皮、黄芩、紫花地丁、当归、赤芍药、生甘草、连翘、天花粉、草河车、知母(盐水炒)各二钱,生栀子、川芎、皂角刺各一钱五分,乳香五分,生龟板三钱。水煎服。治烂喉

  • 天刑

    运气学说术语,见《类经图翼》。天,指司天之六气;刑,刑克。司天之六气与主岁之五运相加临,如果司天之气刑克主岁之运,则称天刑。如庚子、庚午年少阴君火司天,中运则为金运,司天之君火刑克金运,则称该年为天刑

  • 经行面部痤疮

    病证名。亦名经前痤疮。指每逢经前面部出现一粒粒突起的小丘疹(粉刺),无色或淡红色,时有痒痛,面部皮肤粗糙的病证。多因肝脾湿热,肝郁化火,或肺热所致。若因喜甜食辛辣,滋腻之品,以致肝热脾湿、上蕴面部,症

  • 痧气灵丹

    即痧药丸,见该条。

  • 龙舌叶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龙利叶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女科万金方

    书名。1卷。旧题宋·薛古愚撰,撰年不详。本书论述女科调经及胎产诸证,有歌诀、问答、论证及立方等内容。书中载有“东垣曰”字样,似非宋人所撰。现北京图书馆存明崇祯己巳(1629年)抄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