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浙贝母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系指喉疳病之因于胃热上炎者。详喉疳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豨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急性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尧叟条。
脏象著作,2卷。旧题汉华佗撰。主要收“明画图之象,明当脏之病,明五脏相入,明脏腑相入,明脏腑用药,明脏腑成败”等六方面内容。有图有论,文风古朴,颇多奇论。历代藏之内府,世罕见闻。明嘉靖间太医院判周兴国
病证名。亦名胎前谵语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十:“妊娠谵语,为藏府热极之候,急宜童便时时灌之。不应,用生地黄黄连散清其血中之火,庶胎得安。脉实者,加酒大黄下之,下迟则伤胎也。”
《中医临床参考丛书》之一。江苏新医学院主编。本书为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的修订本,首为方剂总论,次为各论,共21章。分述各类方剂的组成、类别及其主要成方。选方约300余首,列述各方的组成、用法、功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阳交,见该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黄芩之新根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