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脏之病各有其发生的部位和时间,简称五发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:“五病所发:阴病发于骨,阳病发于血,阴病发于肉,阳病发于冬,阴病发于夏。”
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即脑户,见该条。
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方。马牙硝、朱砂、龙齿、犀角、黄芩、炙甘草各一两。为细末,每服二钱,生地黄汁调下。治心黄,心神恍惚,口干烦闷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鲫鱼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苦木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:“孕妇背痛者,气所滞也,宜紫苏饮。”
臂的内侧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循臂阴入腋下。”
①又称常脉。即正常的脉象。亦即脉来有胃气、有神、有根。②即辨别脉象。
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指眼觉沙涩,有异物感。又名碜涩、瘾涩。多由风热、肝火、阴虚火旺或异物入目所致。症见眼内沙涩外,多伴有羞明流泪,红赤痒痛等。常见于外障眼病。宜结合眼及全身证候辨证施治,分别选用祛风
证名。见《医权初编》卷上。即四肢疼痛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