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

①病因六淫之一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燥胜则干。”燥与湿对。燥病易伤津液。临床表现多为目赤、口鼻唇舌干燥、干咳、胁痛等。其偏热者为温燥,偏寒者为凉燥。②阴津亏损时出现的内燥证候。参见内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损庵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肯堂条。

  • 几几(shū 殊)

    项背强硬,俯仰不舒,不能自如的症状。《素问·刺腰痛》:“腰痛侠脊而痛至头几几然。”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项背强几几。”

  • 徐士明

    【介绍】:见徐道聪条。

  • 鼠尾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荜菝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灸刺

    艾灸和针刺的合称。《灵枢·四时气》:“灸刺之道,得气穴为定。”

  • 手少阳之别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少阳络脉,见该条。

  • 墨柱根

   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倒吊蜡烛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缪慕松

    【介绍】:见缪存济条。

  • 八麻子

    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蓖麻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松毛

    出《杨起简便单方》。即松叶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