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痢疾

痢疾

病名。见《济生方》。《内经》作“肠澼”,《伤寒论》称“下利”、“热利”,《肘后备急方》称“下痢”,《诸病源候论》称为痢病,《千金要方》称作“滞下”,后世多称痢疾。本病以腹部疼痛,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,里急后重,下粘液及脓血样大便为特征。常因外受六淫疫毒之气,内伤七情劳役,或饮食不慎,积滞肠中,传导失常所致。治宜分辨虚实实证清热化湿凉血解毒,消积导滞等法。虚证补中益气温阳固涩等法。邪盛正虚者,宜扶正与祛邪法。亦可兼用行血调气,前人有“行血则便脓自愈,调气则后重自除”之说。痢疾从病因分,有风痢痧痢暑痢湿热痢寒痢热痢疫痢毒痢气痢。从大便性状分,有赤痢白痢血痢赤白痢脓血痢五色痢等。从病情轻重和病程分,有噤口痢休息痢奇恒痢久痢虚痢等。详见各条。本病常见于细菌性痢疾,阿米巴痢疾、溃疡性结肠炎、过敏性结肠炎、食物中毒及肠吸收功能障碍性疾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松筋草

    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铺地蜈蚣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气虚身热

    病证名。《素问·刺志论》:“气虚身热,得之伤暑。”因元气本虚,伤于暑湿所致发热。治用李东垣及王孟英清暑益气汤。亦有因饮食劳倦,内伤脾胃而致气虚发热。宜用甘温除热。详气虚热条。

  • 白内障针拨套出术

    在金针拨障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西医结合的白内障手术方法。其拨障手术与金针拨障术大体相同,但因用特制器械将拨下的晶状体从切口套出,就避免了由于脱落的晶状体存积于眼内可能引起的后患。

  • 真景希

    【介绍】:即真德秀。见该条。

  • 俞旭光

    【介绍】:见俞启华条。

  • 气短

    即气少。详该条。

  • 白虎候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。即白虎证似痫。详该条。

  • 膨颈蛇

    见薛德《系统动物学》。为眼镜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四肢不仁

    证名。指四肢麻木不知痛痒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十四。多由气血虚弱,或痰湿阻滞经络所致。详手足不仁条。

  • 风牵斜

    病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指全身或颜面局部疾病所致口眼斜者。亦称风引斜、风牵僻、风牵偏外障、口眼斜外障、唇睑相邀。常由风、痰、湿等病因引起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睛珠自然欹侧,而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