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星星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是古时对产后四种危重症的描述。宋·陈选《妇科秘兰》:“一者身体强直,有如反张,小腹胀痛,口噤不开,亦名蓐风,乃产后为风邪所中,华佗愈风散灌之最妙(方见产后中风条),不得大发其汗。二者产后气急,喉中如猫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栗毛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桃仁红花汤,见该条。
出《婴童百问》。即赤游丹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多因小儿胎中感受热毒,蕴于脾胃,熏蒸于上焦所致。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五:“初生小儿舌上白膜裹住。”治法刮去舌上白膜,以白矾少许擦之。内服三黄汤加减。
八方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视听八达之外。”
灸用器具。出《外科图说》。是一种雕有不同大小艾炷形状的木模板,用以制作艾炷。
由劳神过度或久病、热病耗伤心阴所致。又称心血虚。症见心悸,心烦,失眠,易惊,健忘等;甚则可见盗汗,低热,五心烦热,口干等症;舌红少津,脉细数或促。治宜养心安神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血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