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即棉花壳,详该条。
体表定位用词。即“侧”或“面”。上廉即上侧(面),内廉即内侧(面)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大肠手阳明之脉……循臂上廉,入肘外廉,上臑外前廉,上肩,出骨之前廉。”
泛指颈项,或专指颈项的前部。参见颈项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眼子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必读·泄泻》。即痰泻。详该条。
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。即指经漏。详该条。
见医学便览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SJ15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手足少阳、阳维之会。位于背部,冈上窝内,当大椎穴与肩峰后端外缘连线之中点处;或于肩井与曲垣两穴连线的中点取穴。布有付神经,肩胛上神经分支和颈横动脉
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鼻柱。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遗篇·刺法论》。即元气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