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马王堆汉墓帛书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疠风。详该条。
指伤寒禁吐之证。①太阳病应发汗禁吐。②少阳病禁吐。③少阴病膈上有寒饮者禁吐。
见《中药大辞典》。为白豆蔻壳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。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:“风寒客于人,使人毫毛毕直,皮肤闭而为热。”临床表现为恶寒重,发热轻,头痛,身痛,鼻塞流涕,舌苔薄白,脉浮紧等。治以祛风散寒为主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圣济总录》。即上巨虚,见该条。
激经。《本草纲目·论月水》:“有受胎之后,月月行经而产子者,是谓盛胎,俗名垢胎。”即激经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身肿类型之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脾虚身肿之症,小便清利,大便溏泄,面色萎黄,语言懒怯,常肿常退,此脾虚肿之症也。脾虚身肿之因,大病后,久泻后,脾土之真阴受伤,转输之官失职,不能运化水谷,则诸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为金代名医刘完素三传弟子,著《加减方》1卷,已佚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麦斛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