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香薷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飞天蠄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肾疳。见该条。
见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角蒿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,指齿龋而牙龈肿痛,齿缝出脓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足阳明、足太阳之脉,并入于齿,风气入其经脉,与血气相搏,齿即肿痛,脓汁出,谓之风龋。”治宜消风镇痛,用赴筵散(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良姜、
病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又名散翳、破散(内障)。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:“翳从瞳人内透出,散如鳞点之状。”“或浓或淡,厚薄不一,其色黄白。”(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一)。因该障之形态得名,属圆翳内障
证名。见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脉证治》。疼,义同痛。详腰痛条。
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七。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即妊娠烦渴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宽筋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