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东北植物药图志》。为苍术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狗肝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消痞。详该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低级官员,共2人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即掌中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风林寺《女科秘宝》。经水黑灰者,因体质虚弱,血气衰微,以致面青嗜卧,五心烦热,口苦舌干,头晕目昏,小腹作痛,即将调经丸(四物汤加三棱、莪术、良姜、大茴、小茴、槟榔、枳壳、延胡索、乌药)作汤剂
证名。指血脉亏损、重急的疾患。又称血极。《备急千金要方·心脏》:“凡脉极者,主心也,心应脉,脉与心合,心有病从脉起。又曰,以夏遇病为脉痹,脉痹不已,复感于邪,内舍于心则食饮不为肌肤,咳脱血色白不泽,其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蛇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南方草木状》。为睡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妊娠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