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气机失常而表现为外泄脱失的病理状态。为《内经》九种气机失常病证之一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炅则腠理开,荣卫通,汗大泄,故气泄。”本证除由于火热蒸迫、汗出过多而致气泄脱失外,大失血、大泻下等亦可致阳气泄
又称下针法。指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。《子午流注针经·流注指微针赋》:“针入贵速,既入徐进。”说明不论何种进针法,在透皮入穴时都应快速,以减轻疼痛。针入以后,当根据补泻手法的需要再区分轻重快慢。临床常用的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即敦疽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五。即无名肿毒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亦名妊娠眩晕。郑玉峰《万金方》:“妊妇头眩躁闷,不能举动,心震不安,名曰子眩。”多属肝肾阴虚,肝阳偏亢,上扰清窍所致。症见头痛眩晕,耳鸣眼花,心烦急躁。宜养阴清热,平肝潜阳。用一贯煎,或天麻钩藤
指妊娠13~24周,因身体欠佳,不适于继续怀孕,或适应计划生育的要求,须中止妊娠而行引产者。亦名打胎。可参见中药流产条。目前有用天花粉提纯注射液或芫花萜针剂,做羊膜腔内注射法,行中期引产,有效率达98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。小儿丹毒之一。丹发两膀上,不过一日便赤黑色者谓之。治宜:栀子仁捣末,醋调敷。或用景天花捣绞汁,涂之。
掌后小指侧的高骨处,即手的锐骨部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手太阴之别……其病实则手锐掌热。”
病名。出《伤科补要·凡例》。即脱臼。详该条。
见《灵枢·病传》。乔,同“蹻”,用足踩;摩,按摩,用手按压或抚摸。蹻与摩都是通过压按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以调整阴阳气血,疎通脏腑经络气机的治疗方法,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称为“按蹻”,现代则属“推拿”范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