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脐漏疮

猜你喜欢

  • 虚寒腹痛

    病证名。素体阳虚或病后体弱,脾胃虚寒,中阳不振,寒湿停滞,气机不畅而致腹痛。症见腹部隐隐作痛,绵绵不止,喜按喜热,得食则舒缓,面色白,形寒肢冷,纳呆便溏。治宜温养脾胃,甘缓止痛。用小建中汤加黄芪。

  • 明光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攒竹,见该条。

  • 小指爪纹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喉痹,刺手小指爪纹中,出三大豆许血,逐左右刺,皆须慎酒面毒物。”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列作奇穴,名小指爪纹。定位在手小指背侧,爪甲根部中点处。主治喉痹。点刺出血。

  • 护膝骨

    骨名。即髌骨。详髌条。

  • 虚损

    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。因七情、劳倦、饮食、酒色所伤,或病后失于调理,以致阴阳、气血、脏腑虚亏而成。虚损病可概括为气虚、血虚、阳虚、阴虚。气虚多见肺脾虚损。证见四肢无力,懒于言语,动作气短,自汗心烦。

  • 月水汁

    见《本草集要》。即月经之血。

  • 击法

    推拿手法。用空拳、手指、手掌尺侧面或桑枝棒由轻到重作有节奏地敲打。有促进气血运行,消除疼痛,缓解肌肉痉挛等作用。

  • 冷齿

    病名。《医学入门》第七卷:“温风起而冷齿易安。”原注:“温风散……水煎服,仍含漱,治风冷齿痛。”即齿痛之由于风冷者。参见牙痛条。

  • 中寒泻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指中焦脾胃虚寒而致的腹泻。症见面色淡白,四肢厥冷,饮食懒进,时腹疼痛,大便清澈清冷,小便清长色白。治宜温中止泻。用理中汤。

  • 仁丹

    即人丹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