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温次于热,清次于寒。即偏于温热的病证,应用清凉的方药治疗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即浆水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苦石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热邪内扰,热伤冲任,导致崩下赤色,并见小腹疼痛,古称阳崩。宋·齐仲甫《女科百问》四十二问:“受热而赤者,谓之阳崩。”宜用胶艾汤。
见《救偏琐言·放点证治准》。即痘疮见形。详该条。
运气术语。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征为火音,故上征指少阴君火或少阳相火司天。
古代的九种刺法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凡刺有九,以应九变。”指各种不同刺法适应不同病变,分输刺、远道刺、经刺、络刺、分刺、大泻刺、毛刺、巨刺、淬刺等九种,详各条。
指夏季生长之气当令之时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长令不扬。”谓夏令生长之气不得发扬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天枢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