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五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古病名,出《素问·四时刺逆从论》,指足厥阴肝经逆气所致的疝症。《医学入门·疝气》:“风疝者,非外风也,乃肝木阳脏气动之风。”《儒门事亲》卷二:“《素问》云:厥阴滑为狐疝,少阳滑为肺气疝,太阴滑为脾气疝
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。即指经漏。详该条。
舌边红,中央有黑干苔通尖之象。为脏腑实热之候,尤以心肺脾胃为甚,急用清热泻下,以解里热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见清·叶其蓁《女科指掌·调经门》。指月经过少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吕夔条。
①五治法之一。对于病邪深伏,临床表现复杂的病证,应求其脏腑阴阳所属而治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,热之而寒者取之阳,所谓求其属也。”②连续不断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余哀其不给而属
川贝母、浙贝母的简称,各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少阳经之阳络。名枢持,详该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。系指牙齿之埋于牙龈部分者。即牙根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