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卢万钟条。
宋太医局医学分科有口齿兼咽喉科。即喉科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苦地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眉心疔。见该条。
又称透热转气。适用于热性病邪初传入营分的治法。热邪初入营分,症见身热夜甚、口渴或不渴、心烦不眠、时有谵语,或斑疹隐隐,舌绛而干、脉细数。治法宜于清营解毒之中,配以清气分之药,引邪出气分,从外而解。可用
①见《外科精要》。为何首乌之别名。②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金刚散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指上眼睑,又称目上弦。见目弦条。
怔忡之一。见《不居集》上集卷二十二。《证治汇补》卷五:“有阴火上冲,头晕目花,耳鸣齿落,或腹中作声,怔忡不已者,宜滋阴抑火,加养心之剂。久服不愈,为无根失守之火,脉必空豁,宜温补方愈。”参见怔忡、虚损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金边兔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治疗燥热伤肺及其变生肺痿诸证的方法。其法以甘凉微辛以清肺胃之热,益胃气滋肾水以保肺金,既避苦寒,又免温热。《温病条辨·秋燥》:“诸气膹郁,诸痿喘呕之因于燥者,喻氏清燥救肺汤主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