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循经考穴编》。即腰阳关。见该条。
《石室秘录》卷六方。人参、白芥子、菟丝子各一两,白术二两,茯神三两,半夏五钱,附子五分,白薇、朱砂(冲服)三钱。水煎,分二次服。治呆病如痴,默默无言。
见《医学纲目》卷三十四。即月经。详该条。
出《四声本草》。又名华荠苧、痱子草。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.的全草。分布华东、中南及贵州等地。辛,微温。祛暑,解表,行气,化湿,①治夏月感冒,中暑呕吐、泄泻,胃痛
见《广西野生资源植物》。为千斤拔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七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螃蟹甲之藏族语名,详该条。
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鹿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即肥皂核,详该条。
指气机失常而表现为外泄脱失的病理状态。为《内经》九种气机失常病证之一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炅则腠理开,荣卫通,汗大泄,故气泄。”本证除由于火热蒸迫、汗出过多而致气泄脱失外,大失血、大泻下等亦可致阳气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