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鉴真

鉴真

【生卒】:688~763

【介绍】:

唐代名僧、医家。扬州江阳(今江苏扬州)人。长安元年(701年)出家,707年到长安深造。他对医学钻研,特别长于中药鉴别、炮制。743年接受日本留学僧人的邀请,决定东渡,经过十一年,前后六次航行。在六十六岁双目失明的情况下,克服各种困难,终于到达日本九州太宰府地方。次年二月抵日本首都奈良。率领僧众17人,受到日本朝野僧俗的盛大欢迎。他在日本时,不但传律、讲经,为人治病,而且将中国的寺院建筑、佛象雕塑、壁画、刻经等各项艺术传入日本,是一位杰出的中国文化传播者。在为人治病的活动中,不但治愈了无数患者,并撰有《鉴真上人秘方》,日人尊他为医药始祖。对日本汉方医学的开展有很大的影响。据日本医学史记载:“日本古代名医虽多,得祀象者仅鉴真与田代三喜二人而已。”1963年是鉴真逝世1200周.年,扬州建成鉴真纪念馆,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、中国佛教协会、中华医学会等在京举行纪念活动。与此同时,日本文化界等也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。1980年鉴真塑像归国巡展,在扬州、北京等地举行了更为隆重纪念活动,中华医史学会并印行专集,进行纪念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人参白虎汤

    ①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二方。人参、知母、石膏、天花粉、葛根、麦门冬、竹叶、粳米。水煎服。治麻疹服表散药后,发热时渴者。②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七方。人参、石膏、知母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上消,

  • 试胎

    指妊娠中期或晚期出现胎忽乱动,腹痛等症状。但脉象无分娩症候者。①《女科经络》卷五:“有一月前。忽然腹痛。如欲便生。名曰试胎。非当产也。”②唐桐园《大生要旨》二卷:“受胎六、七个月或八、九个月,胎忽乱动

  • 岩鸡尾

    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水龙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环珠形

   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
  • 产后伤寒

    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四:“触冒寒气而为病,谓之伤寒。产妇血气俱虚,日月未满,而起早劳动,为寒所伤,则啬啬恶寒,翕翕微热,数日乃歇,重者头及骨节皆痛,七、八日乃瘥也。”因产后气血大虚,卫外不固,

  • 隔饼灸

    间接灸之一。指艾炷与穴位皮肤之间隔以药饼的灸法。亦称药饼灸。药饼通常用辛温芳香药物制成。具有行气活血,温阳祛寒的作用。常用的有椒饼灸,附饼灸,豉饼灸等。详各该条。

  • 潜镇

    又名镇潜。镇静安神药和潜阳药合用,治疗因心神浮越表现惊悸失眠或肝阳上亢所致头痛眩晕的方法。镇潜药多为金石、介类质重下坠之品,如磁石、朱砂、生铁落、龙骨、牡蛎、真珠母等。

  • 白珠俱青

    症名。《审视瑶函》:“此症乃目之白睛忽变青兰色也。”即白睛青蓝,详该条。

  • 产后言语含糊

    病证名。见周丹忱《胎产指南》。因产失血太多,心血虚弱,故舌萎卷缩。治宜滋阴养心。方用生脉散合四物汤。

  • 冷秘

    病证名。又名阴结。指阴寒凝结,腑气不通。《圣济总录·大小便门》:“下焦虚冷,窘迫后重,是谓冷秘。”《证治要诀·大便秘》:“冷秘由冷气横于肠胃,凝阴固结,津液不通,胃道秘塞,其人肠内气攻,喜热恶寒,宜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