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医方药学》。即玉米轴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水恣。《脉因证治·泄》:“水恣泄,乃大引饮,是热在膈上,水多入下,胃经无热。”详水恣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蔊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凌奂条。
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即赤丹。见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羊耳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卷四。指经血漏下挟有白色液体,淋沥不断者为白漏。多因脾肺气虚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:“劳伤血气,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内,为经脉之海,手太阳、少阴二经,主下为月水,伤损经血,冲任之
农历六月。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脾主长夏。”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红丝疔。见该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董氏斑疹方论》、《小儿斑疹方论》。1卷。宋·董汲撰。约刊于十一世纪末期。本书对小儿斑疹(即后来所称的痘疮、天花)的证候作了简要说明,并附方剂17首,是一部较早的痘疮专书。解放后出版《小儿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