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类证治裁·腰痛》。又称风腰痛。详该条。
见幼科直言条。
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:“目是肝之外候,上液之道,风热客于睑眦之间,热搏于血液,令眦内结聚,津液乘之不止,故成脓汁不尽,谓之脓漏。”即漏睛。详该条。
出《金匮要略》。即李根皮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椒疮。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阳明经之阳络。名害蜚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东风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阴阳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致病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人之伤于寒也,则为病热,热虽甚不死;其两感于寒而病者,必不免于死。”又:“两感于寒者,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,则头痛,口干而烦满;二日则阳明与太阴
疝之别称。出《奇效良方》卷四十七。详疝条。
病证名。指小儿流涎,口下肥烂而有黄汁渗出者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五十:“小儿有涎唾多者,其汁流溢浸渍于颐,生疮黄汁出,浸淫肥烂挟热者,疮汁则多也。”治宜外搽碧玉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