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便二集
见医便条。
见医便条。
病名。出《枕芷外科钞》。即小腹痈。见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瘈脉。见该条。
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一。即黍米寸金丹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仲秋痹。十二经筋病候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足少阴之筋,……其病足下转筋,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。病在此者,主痫瘛及痉,在外者不能俛,在内者不能仰,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俛,阴病者不能仰。治在
指妊娠之始称。《千金翼方》卷十一:“凡儿在胎,一月胚,二月胎,……。”
病证名。指经血上逆。单南山《胎产证治录》:“有行经期只吐血、衄血或眼耳出血者,是谓倒经。”详逆经条。
见《金匮翼》卷五。即锡类散,见该条。
即黑神散第一方,见黑神散条。
指膀胱有汇集三焦水液的功能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气化则能出矣。”谓贮藏在膀胱的水液,经肾阳的气化,变成尿液排出体外。
又称补气解表。是对平素气虚而患外感表证的治法。症见头痛、恶寒、发热、咳嗽、咯痰、鼻涕粘稠、胸膈满闷、脉弱无汗,处方由补气药与解表药组成,如参苏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