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科手术方法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用小锋针或三棱针刺、刮瘀滞(参见劆法条)。古代用于蟹睛疼痛,突起睛高等症的治疗。针破以减轻胀痛,以助内治法之不足。本法现已不用。
病名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小儿疳伤眼目,疼痛羞明不开,乌睛上青翳如黑珠子,或白膜遮睛。”即小儿疳眼,详该条。
胫、腓骨的统称,见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。著《陈氏小儿方》1卷,已佚。
①指湿痹。《金匮要略·痉湿暍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关节疼痛而烦,脉沉而细者,此名湿痹(《玉函》云中湿)。”参见湿痹条。②泛指外感或内伤湿邪引起的疾患,可出现皮肤顽麻,喘满,倦怠,肿胀,腰胯疼痛,肢体
五善之一。声音响亮,肌肤滑泽,大便如常者为肺善(见《外科正宗》)。
指腓肠肌部分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,《医学原始》名阴郄。即长强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九十二。即小儿偏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指肛门搔痒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痢病诸候》:“谷道痒者,由胃弱肠虚,则蛲虫下侵谷道,重者食于肛门,轻者但痒也。”参见蛲虫病、肛头痒痛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