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升降浮沉

升降浮沉

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。升是上升,降是下降,浮是发散上行,沉是泻利下行。升浮药上行而向外,有升阳、发表、散寒等作用。凡气温热,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作用,如麻黄桂枝黄芪之类。凡气寒凉,味苦酸的药物,大多有沉降作用,如大黄芒硝黄柏之类。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,如辛夷荷叶升麻等。子、实及质重的药物,大多沉降,如苏子枳实寒水石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援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风头眩候》用手掌轻压在治疗部位上作短促的揉搓。《备急千金要方·居处法》:“小有不好,即按摩挼捺,令百节通利,泄其邪气。”

  • 齐头蒿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牡蒿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稀痘丹

    即金液丹第二方,见金液丹条。

  • 助阳解表

    阳虚外感的治法。症见头痛、恶风寒、发热、无汗、手足不温、喜盖衣被、精神衰倦、面色苍白、声音低微、脉沉无力、舌苔淡白等。处方由助阳药与解表药组成,如再造散。

  • 睁光瞎

    病证名。又名睛光瞎。为外眼无特殊改变而目盲者之俗称。参见青盲、暴盲等条。

  • 广西药用动物

    方药书。林吕何著。载动物药570多种,方剂1090多首。处方主要选自古医书、古本草书、民间单验方。1985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。

  • 蜘蛛背

    手发背之俗称。见该条。

  • 胃病

    六腑病候之一。胃主受纳,腐熟水谷。胃与脾相为表里,共司升清降浊。胃病有寒热虚实之分。多由客寒积热、饮食不节、或胃气虚弱所致。临床表现,以呕逆飧泄、痞满疼痛、胀嘈杂为主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胃病者

  • 临产晕绝

    病证名。绝同厥。指产妇临产时出现昏不识人,四肢厥冷的症候。清·许廷哲《保产要旨》:“临产儿未生下,忽然晕绝者,此因痛极气闷也。急用生半夏面,米糊为小丸豆大,纳鼻中即醒。”

  • 初生不尿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婴儿出生后,一般在36小时内初次排尿,每天四、五次,渐至十余次,一周岁以后,才逐渐减少。如果出生两天后,仍无小便,除由于缺乏肾或尿道畸形所致者外,大多由胎热蕴结膀胱,或胎